銀/氯化銀(Ag/AgCl)電極是一種可逆非極化電極,其電化學穩(wěn)定性來源于Ag/AgCl/Cl?界面的氧化還原平衡。其核心原理如下:
基底材料:金屬銀(Ag)
活性層:表面覆蓋氯化銀(AgCl,通過電化學氧化或粉末燒結形成)
電解質環(huán)境:含氯離子(Cl?)的溶液(如KCl凝膠或生理鹽水)
在電極-電解質界面,發(fā)生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:
Ag+Cl−?AgCl+e−Ag+Cl−?AgCl+e−正向反應(氧化):銀原子失去電子,與溶液中的Cl?結合生成AgCl。
Ag+Cl−→AgCl+e−Ag+Cl−→AgCl+e−逆向反應(還原):AgCl獲得電子,還原為Ag并釋放Cl?。
AgCl+e−→Ag+Cl−AgCl+e−→Ag+Cl−該反應在平衡狀態(tài)下動態(tài)進行,確保電極電位穩(wěn)定。
Ag/AgCl電極的平衡電位由能斯特方程描述:
E=E0−RTFln?aCl−E=E0−FRT?lnaCl−?E0E0:標準電極電位(+0.222 V vs. SHE,25℃)
RR:氣體常數(shù)(8.314 J/mol·K)
TT:絕對溫度(K)
FF:法拉第常數(shù)(96485 C/mol)
aCl−aCl−?:溶液中Cl?的活度(濃度)
關鍵結論:
電位僅取決于Cl?濃度,與電流大小無關(非極化特性)。
若Cl?濃度固定(如使用飽和KCl凝膠),電位高度穩(wěn)定。
快速響應:反應速率快,能即時跟隨生物電信號變化(如EEG高頻成分)。
低阻抗:多孔AgCl層提供大表面積,降低電荷轉移電阻。
抗極化:雙向電流通過時無電荷堆積,避免基線漂移。
特性 | Ag/AgCl電極 | 極化電極(如Ag、Pt) |
---|---|---|
電流通過 | 可逆反應,無凈電荷積累 | 電荷堆積,產生極化過電位 |
電位穩(wěn)定性 | 由Cl?濃度決定,高度穩(wěn)定 | 受電流影響,易漂移 |
適用信號 | 直流/低頻/高頻均可 | 僅適合交流信號(如電容式EMG) |
必須使用含Cl?的導電介質(如KCl凝膠),否則AgCl層會溶解:
AgCl→Ag++Cl−AgCl→Ag++Cl−導致電極失效。
長期使用損耗:AgCl可能逐漸還原為Ag,需定期重新氯化(如通電氧化):
Ag+Cl−→+0.3VAgCl+e−Ag+Cl−+0.3V?AgCl+e−避光保存:AgCl遇光分解(AgCl→hνAg+12Cl2AgClhν?Ag+21?Cl2?)。
信號轉換:
生物組織中的離子電流(Na?、K?)通過導電膏到達電極表面。
Ag/AgCl界面將離子電流轉換為電子電流,傳輸至放大器。
噪聲抑制:
穩(wěn)定電位減少運動偽跡(如皮膚阻抗變化)。
低阻抗特性降低熱噪聲(Johnson-Nyquist噪聲)。
Ag/AgCl電極的可逆性源于Ag/AgCl/Cl?氧化還原平衡,其特點包括:
電位由Cl?濃度決定,與電流無關(非極化)。
快速反應動力學適合寬頻信號(0.1 Hz~10 kHz)。
需維持Cl?環(huán)境和AgCl層完整性以保證性能。
這一原理使其成為EEG、ECG、電化學傳感器等領域的理想電極材料。
冠隆醫(yī)療專注生物電傳感技術,為生物醫(yī)學、神經科學、運動科學、心理學、人機互聯(lián)、感知和意識等領域提供可靠的產品與解決方案。